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

一、报告发布背景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习近平主席亲自部署,推动的国家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区域协同发展战略部分,并强调要推动湾区发展,促进内地城市与港澳合作互利共赢。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人民进步的动力,而专利则反映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1]将专利作为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尺,对粤港澳大湾区过去五年(2013-2017年)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并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的数据进行比较。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东海岸,西海岸和港澳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向世界级湾区目标发展的途径和方向,以供政府、机构和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创新战略时参考。

二、粤港澳等四大湾区的专利最新数据

(一)发明专利

1. 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的数量

image.png

12013-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的数量

2013-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年注册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从71,037件增至258,009件。从年份来看,2015年增幅最大,2013-2017年同比分别增长15.01%45.85%49.67%24.92%33.19%;从地区来看,东海岸2017年的发明专利拥有量约为西海岸的1.5倍。而过去5年中,东岸年均增长27.47%,西岸年均增长54.1%,港澳地区年均增长7.33%

2. 四湾区发明专利数量的对比

image.png

2:四大湾区发明专利数量对比

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而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则逐渐转增为减。单举2017年为例,粤港澳大湾区增长33.19%,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则分别为-0.38%-1.86%-3.73%

20132014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仅为东京湾区的46.15%68.82%,但粤港澳大湾区在随后的3年时间内赶超了东京湾区,至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是东京湾区的1.9倍;对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自2013年以来,每年的发明专利拥有量都超过这两大湾区,2017年为旧金山湾区的4.7倍,为纽约湾区的6.5倍。

 

3. 四湾区发明专利所在行业的比较

image.png

3IPC(国际专利分类)方法项目表

根据IPC(国际专利分类)方法,四大湾区的发明专利可被分为八个类别。四大湾区发明专利的数量在不同行业中各有千秋。从均衡度来看,纽约湾区各专利类别的分布最为均衡(标准差为0.091),旧金山湾区分布差异最大(标准差为0.146),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京湾区处在中间段,标准差为0.102

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D部分(纺织、造纸),E部分(固定建筑)和F部分(机械工程、照明、供暖、武器、爆破机或泵)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而在A部分(人类必需品),C部分(化学、冶金)和G部分(物理)则相对较弱(在四个湾区中排名第三或第四)。

image.png

4:四大湾区发明专利的行业分布情况

(二)PCT专利

1. 粤港澳大湾区PCT专利的数量

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是《专利合作条约》的缩写。专利申请人可以根据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并同时在多个国家为一项发明寻求保护。

image.png

5PCT专利在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海岸的数量波动情况

2013-2017年,东海岸的PCT专利数量最高,但期间出现过明显波动,2015年降幅较大而20162017年稳步增长;西海岸PCT专利数量2017年显著上升;港澳地区PCT专利数量相对较少,在20132014年还出现过负增长。具体到城市,东莞的PCT专利年复合增长率居十城之首,达38.5%,其次是佛山、广州、澳门和深圳。

image.png

6PCT专利在粤港澳大湾区十城的年复合增长率

2. 四湾区PCT专利数量的对比

2013-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PCT专利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东京湾区PCT专利数量保持稳定,旧金山湾区PCT专利前三年呈下降趋势而后两年呈上升趋势,纽约湾区PCT专利数量在前两年呈上升趋势,随后三年呈下降趋势。

image.png

7:四大湾区PCT专利数量

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湾区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粤港澳大湾区PCT专利数量比东京湾区由2013年的33%2014年的42%一直上升到2016年的57%2017年的75%;粤港澳大湾区领先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的数量也在持续上升,单举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申请PCT专利2.14万件,是旧金山湾区(7200)的3倍,是纽约湾区(8000)的2.7倍。

(三)被引专利

1. 四湾区被引专利数量的对比

“被引专利”是指专利被引用的数量,被引用次数越多,越能反映一个专利的高质量。粤港澳大湾区在2013-2017年这4年间发明专利数量虽多,但被引专利数量远少于其他三大湾区。尤其是在2013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被引用量仅分别占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的22.82%22.94%46.37%。这一串数字在2016年进一步降低。终在2017年,差距得以缩小,分别占43.61%46.76%86.34%

image.png

8: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被引专利数对比

image.png

9: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湾区被引专利数对比

image.png

10: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被引专利数对比

(四)专利族

1. 粤港澳大湾区专利族的数量

专利族是为保护单个发明而在不同国家以同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出版的一组专利(在本报告中的专利族指的是DWPI专利族)。

image.png

11DWPI专利族在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海岸的数量波动情况

2013-2017年,东海岸的DWPI专利族数量最高,增长平稳;西海岸DWPI专利族增长率明显最高,2014年达到70%以上;港澳地区DWPI专利族数量一直增长缓慢,2014年出现负增长。具体到城市,佛山市的DWPI专利族年复合增长率居十一城之首,达79.24%,其次是江门、广州、、惠州、东莞和深圳。

image.png

12DWPI专利族在粤港澳大湾区十一城的年复合增长率

2. 四湾区专利族数量的对比

2013-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专利族数量不断攀升,东京湾区自2014年以来专利族数量有所减少,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自2015年以来专利族数量不断减少,粤港澳大湾区在专利族的发展上领先于其他三个湾区且距离在不断加大。

image.png

13:四大湾区DWPI专利族数量对比

三、粤港澳等四大湾区的专利数据分析

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机构的整体分析

image.png

14: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机构的行业分布情况

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机构行业分布情况的分析,基于各城市2015-2017年发明专利拥有量,按照所属的创新机构进行了分类,并将每个创新机构与具体行业进行了匹配。[2]在这500个样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覆盖了粤港澳大湾区近40%的创新机构,分别有10096家机构,各自占比20%19.2%,而其他行业各占比不足10%。珠三角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占据了主导地位,500个样本中有324家机构属于制造业。

2. 西海岸,东海岸及港澳地区的比较分析

总的来说,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覆盖的城市中具有较大优势,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位居8个城市前三位。但在西海岸、东海岸和港澳地区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业略有不同。西海岸中排名第一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71家机构),在入选制造业的创新机构中,有63.67%来自西海岸,可见西海岸在制造业具的优势地位;东海岸中排名第一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0家),东莞市和惠州市的电机设备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城市中实力最强;港澳地区排名第一的行业也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家机构),其中的大部分创新机构均位于香港。

image.png

15: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机构分布前三的行业

3.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绩

image.png

15: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绩效

新兴产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015 -2017年间,东海岸在新兴产业创造的专利最多(15.79万件),其中77.08%来自深圳,而这也占据了整个新兴产业一半以上的专利数(121699件)。其次是佛山(16.16%)、东莞(25929件)和珠海(24179件)。港澳地区新增产业专利最少(2944件),其中98%来自香港。

image.png

16:粤港澳大湾区传统产业绩效

传统产业共7个,包括化学材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2015-2017年间,传统产业共创造发明专利26982件,与新兴产业类似,深圳以10485件专利位居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首,其次是广州(5571件)、佛山(3295件)和香港(2071件)。

image.png

17: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智力支持绩效

最后是科研智力支持部分,即通过大专院校和科研技术服务业创造的专利情况。2015-2017年间,粤港澳大湾区通过科研智力支持新增专利72803件。其中80%以上来自广州(35218件,占48.34%)和深圳(25451件,占34.96%)。西海岸受益科研智力支持最多,共创造4.25万件专利,而香港和澳门共创造2984件,其中99%来自香港。

四、启示与展望

通过总结自身的优、劣势并借鉴其他湾区的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建立高效的创新协同和政策协调机制,推进粤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新兴产业培育成现代产业集群,把粤港澳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加快三地人才、资金、货物流动。如此,粤港澳大湾区则得以通过吸引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人才、资本和产业,成为世界级的湾区和城市群。

(整理:徐梦瑶)*



[1] Guangzhou Daily Data & Digit Institute“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Syner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Report”from: http://m.djkz.org/en/industry_news/1531.html, 最后访问日期:2019126日。

[2] 除惠州入选40家,澳门因专利主体相对较小,入选10家外,其他城市均入选了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前50家机构,最后选取500家创新机构作为分析样本。按发明专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划分了21个行业类别,包括电机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徐梦瑶,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